内容导航:
计算利息有三个要素,即本金、时间和利率。本金可以是存款金额,也可以是贷款金额。时间就是存款或贷款的实际时间。利率就是所确定的利息额与存款金额的比率。 利息的计算方法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。单利的计算公式是: 本利和=本金×(1+利率×期限) 利息=本金×利率×期限 如:某储户有一笔1000元五年定期储蓄存款,年利率为13.68%,存款到期时,该储户应得利息:1000元×13.68%×5=684元。 复利,是单利的对称,即经过一定期间(如一年),将所生利息本金再计利息,逐期滚算。复利的计算公式是: 本利和=本金(1+利率)n 公式中n表示期限 利息=本利和-本金 我国目前一般仍采用单利的计算方法。
答案错了。的确是1000元。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的时候就是平价发行。
一张面值1000元的,票面利率为10%,期限为5年。要求
(1)如果发行价格为1200元,则最终实际收益率为多少?(2)如果发行价格为900元,则最终实际收益率为多少?
这类题差不多我把方法告诉你吧!
收益率公式:(卖出成本-买入成本)/买入成本/年限 *100%
答案:1:IRR=1000*(1+10%*5)-1200/1200/5=5%
2:IRR=1000*(1+10%*5)-900/900/5=13%
应该出售。
p=1000/(1+8%)3+1000*6%/(1+8%)3+1000*6%/(1+8%)2+1000*6%/(1+8%)=948.46(元)
注:“(1+8%)3”中的3为3次方,而非乘以3,这是提交后显示出现了问题的缘故。
在票面利率一定的情况下,的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化的关系,因为票面利率为6%,即将发行时,市场利率上涨到8%,若此时还按平价(面额1000元)发行,则投资者因其收益低于市场利率而不愿购买,所以只能折价发行,以此来调整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使其达到8%的市场利率水平。
扩展资料;
由于持有人可能在偿还期内转让,因此,的收益率还可以分为出售者的收益率、购买者的收益率和侍有期间的收益率。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下:
出售者的收益率=(卖出价格-发行价格+持有期间的利息)/(发行价格*持有年限)*100%
购买者的收益率=(到期本息和-买入价格)/(买入价格*剩余期限)*100%
持有期间的收益率=(卖出价格-买入价格+持有期间的利息)/(买入价格*持有年限)*100%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
收益由两部分构成:价差收益和利息所得。价差收益是(160-120)*100=4000;利息所得是100*100*10%*3.5=3500。价差收益好理解,利息所得的计算是基于如下假设:持有了3年半,收息3次,但在卖出时,那尚未付息的半年的买入经过息,买方也是要付给卖方的,否则买方就亏了。当然,如果售价议价时已经考虑了这个因素,那也可以只乘以3而不是3.5。那么持有期间的总收益为4000+3500=7500,持有初期投入为120*100=12000,又由于仅计算持有期间的收益率,不用考虑年化和贴现等因素,因此收益率为7500/12000=62.5%,或者是(4000+3000)/12000=58.33%。抛砖引玉,仅供参考。
把1+t设为x
左右两边同时乘x的4次方
然后你会了吧